close
一隻手也可以編織出如此複雜而美麗的竹藝品。 出生後,才三個月大,張瓊文就因病導致腦性麻痺,
只有右手能靈活動作。但樂觀的張瓊文笑著說「我還有一隻手」,
竹編的夢想永遠不會放棄。
一直都很喜歡竹製品的張瓊文,在大學時期曾花了一個寒暑, 用竹籤做了一個三合院,這是她親手做出來的第一個竹製作品,
張瓊文滿心歡喜、也有著滿滿的成就感,
也因此更加確定了未來要從事自己有興趣的竹編工作。
她尋找了有關「竹藝」的相關資訊,
好不容易找到了當時住在潭子的徐暋盛老師,
於是開始利用大四下學期閒暇時間,前往潭子向徐老師學習。
畢業後,透過徐老師的介紹, 張瓊文參加了宜蘭的傳藝中心所舉辦的竹編研習營,
同時也是在這裡認識竹編國寶大師李榮烈老師。
李老師當時以為張瓊文只不過是學個興趣,
「真的是很想學嗎?還只是試試、玩玩看而已?」
但張瓊文的努力與鍥而不捨的態度終究得到老師的肯定,
並在研習營最後一天收他為學生。
於是,民國93年,張瓊文開始跟隨竹編國寶大師李榮烈老師學習竹編。 「一般人兩隻手都不容易做了,更何況只有一隻手。」
這是張瓊文剛開始學習時,面對到的勸說。一開始,
李榮烈老師多次向張瓊文說明竹編的困難,
也曾經建議她可以嘗試別的藝術工作,
例如畫畫那種一手操作比較方便的類型。
張瓊文知道老師不是反對而是心疼,但一旦下定決心了,
再困難也要克服。
提到學習竹編最挫折的部份時,張瓊文不假思索地說:「剖竹篾!」 一般來說,剖竹篾需要用到雙手,
但張瓊文突破了限制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,
用雙腿夾住、固定好竹子,這樣一隻手也能剖竹。
張瓊文首先用竹篾刀將表面竹青刮掉,
再將竹管依序剖成1/2、1/4、1/8等分。
接著將剖片後的竹片去內節,先刀劈、再手撕,
每次都去掉一半的厚度,這看來膽顫心驚的過程,
全靠著張瓊文一隻手精準完成。到最後剩不到5公厘時,
張瓊文竟然還要再來一次!
只見她張嘴咬著一端竹篾,然後用手控制撕開, 最後厚度幾乎只有1公厘。這樣複雜和精細的過程,
令人不禁驚呼連連,一般人用雙手都不容易做到的事,
張瓊文做來流暢俐落。這樣的基本功到底花了多久才熟練,
已經不得而知。張瓊文笑說:「也沒有在記說什麼時候才會,
就是一直、一直練習到成功為止。」
一旦開始學習竹編的張瓊文,就不曾有過放棄竹編的念頭。 從最剛開始的研習班到後來參加草屯工藝研究所的社區大學課程,
儘管住在台中石岡山區,還是不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,
「老師到哪裡教,我就跟到哪裡」。知道張瓊文的努力和堅毅,
在他學習竹編幾年後,李榮烈老師便推薦他去參加大型的竹藝比賽。
民國97年,張瓊文首度參加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, 可惜未能趕在限時的6小時內完成,
「沒得名也沒關係阿!當作一個經驗學習!」張瓊文真的記取教訓,
本來需要手腳並用才能完成作品的張瓊文,為了模擬比賽場地,
在家中準備一個小桌子,努力練習在桌子上也能順利完成作品。
「為了要參加比賽,我每天都要一直、一直練習」。 皇天不負苦心人,在民國99年得到同一競賽籐藝類第二名, 但追求完美的張瓊文,甚至連得了第二名的作品也覺得不夠好,
笑著說「其實沒有到非常滿意啦!作品有點歪歪的。」
就是這樣的努力和精益求精,成就了張瓊文的一手好手藝。
張瓊文的作品大多為器具類的編織,例如各式各樣的提籃、花器和水果盤, 其中以花器最為拿手,其中多數作品都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展出。
目前張瓊文主力在教學、推廣竹編,但閒暇時還是不忘編竹編。
未來最想完成的作品,是用竹編編出一個三合院,張瓊文不忘初衷,
當初那個奠定夢想的基石,這次,想用竹編完成。
張瓊文還笑著說,未來想做的事有很多, 近期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作室,
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如恩師李榮烈老師一樣,
獲選成為台灣工藝研究中心的「工藝之家」。
長遠的夢想是希望到國外參賽、參展,讓更多人能看到她的作品,
也希望能與世界的人們分享竹編之美。
雙手都不容易做到的,她一隻手做到了。 張瓊文竹編的夢想之路走來艱辛,但他跨過了所有的困難和挑戰,
成功地編織一片出屬於自己的夢想天空。
「“編"出一片天堅毅不撓的尋夢人–張瓊文」 2006年 台中縣石岡鄉土牛客家文化館…「張瓊文竹編展」 達人威客採訪編輯 - 蔡宜蒨
資料/圖片來源:
|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